news
重大利好,证监会对做空交易下手了!
2024/07/12
7月10日,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下称“证金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转融券的借券来源是证金公司,规模远大于券商,在空头市场的比重远高于融券。上述措施旨在通过暂停证金公司转融券来间接限制做空,表明证监会维稳市场的意图。
做空机制
融资融券是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在资本市场,做空交易可以在鼓励价格发现,预防资产泡沫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卖空的机制比较简单:卖方出售不持有的证券,或是出售借来的证券,典型情形中,卖空交易是通过向卖方出售借来的证券,随后卖方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以向出借方返还证券,实现平仓。卖方可以从后来的公开市场买入价和先前卖出价之间的价差中获利(要减去交易成本,如佣金和费用)。我国现有的融资融券法律制度监管色彩浓厚,融资融券本质上是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在平等有偿基础上的合约关系。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融资融券交易的演进来看,国家或政府对融资融券交易总是游走在鼓励和限制的边缘,相机调整,并跟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情况,对交易活动加以不同程度的监管和控制,这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证券交易的参与各方通过合约的方式来约定相应的交易条件时,必须在国家设定的法律框架下约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融资融券的合约的履行受到极大的限制。
做空的问题
在市场单边下行的情况下,做空交易会加剧市场的下跌,A股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是中小投资者,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没有资格开通两融权限,这会导致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机构投资者利用融券获利,中小投资者逐渐对市场失去了信心,纷纷离开股市表示不玩了。近年来,由于社交媒体和量化交易的普遍,一种新的投机主义正在兴起,市场的典型做法是,做空者开仓建立大额空头头寸,在抖音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传播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强烈负面看法,引起市场恐慌,导致股价大跌,并在股价部分或完全反弹前迅速平仓获利。另外一种是通过提前知晓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建立大额空头头寸,等待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后,股价大跌,投资者平仓获利。
目前市场上,多数中小投资者表示支持加强对做空交易的监管,甚至是建议直接禁止卖空。但是金融行业的机构投资者、券商都反对就做空施加监管,他们认为目前市场下跌背后的罪魁祸首不是卖空交易,而是逃离头寸的多头投资者。
证监会就对做空交易采取的监管措施
早在一月份,证监会就限制了做空。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同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本次证监会直接暂停转融券业务,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7月11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均处于上涨状态。
市场各方观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市场持续下跌、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暂停转融券业务,尤其是做空业务,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虽然市场下跌并非完全由转融券做空引起,但此举无疑表明了监管层对股市的关怀与支持,对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魏伟团队认为,本次证监会依法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进一步强化程序化交易监管,体现了呵护市场稳健运行之意,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短期来看,A股市场自6月以来持续在底部震荡蓄势,本次政策出台有助于推动市场企稳,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来看,新“国九条”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中全会深化改革预期也在逐步升温,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继续增加,结合政策部署及景气边际改善的方向。
方正证券认为,本次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主要为了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制度公平性提升有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利好券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华创证券认为,此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市场融券余额318亿元,转融券余额296亿元。转融券暂停并整体调高融券保证金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情绪提振。年初以来市场融券余额已由716亿元降至318亿元。
“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对于稳定市场政策的期待较为强烈,证监会暂停转融券并进一步收紧融券保证金比例,是在充分评估市场运行情况及措施可能的市场影响下,对投资者诉求的积极回应,是顺应市场形势、维护市场稳定的一项举措。”接近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