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消费税改革将近:万亿级变革的深远影响
2024/07/09
近日有消息称,万亿级消费税改革即将到来,奢侈品和高档服务可能率先试点。消费税改革引发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我国的四大税种中,消费税是唯一尚未实现央地共享的税种,目前该税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其次,今年年初的财政预算案明确提出要“谋划消费税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市场关注的消费税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扩大征税范围、征收环节后移和下划地方,消费税下划和后移之后,部分收入将下划消费地地方政府。
7月即将召开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市场普遍认为财税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近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将包括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强化转移支付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消费税收入规模达到1.61万亿元,占整体税收的8.9%。这一规模和占比仅次于增值税(38.3%)和企业所得税(22.7%)。目前,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由生产方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其收入完全归属于中央政府。
消费税的改革之路
自1994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来,消费税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次的重要调整:
2006年:进行消费税制度改革,调整了部分税目和税率,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
2008年:成品油税费改革,调整了成品油的消费税率,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2014年:再次对税目和税率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保需求的变化,将电池、一次性筷子、涂料、电子烟等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自此,我国消费税从最初只针对烟、酒、成品油、小汽车等11类需限制或调节的消费品,扩展到目前的15个税目,税率范围从1%至56%不等。现阶段的消费税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核心目的是保护资源环境、引导健康消费和调节收入分配;二是烟、成品油占消费税收入的比重超过80%,消费税限制高污染、高耗能消费的作用大于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三是在生产环节征收居多,批发和零售环节征收较少。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提出将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自2019年以来,市场多次传闻消费税改革即将启动,但至今未见落地。近年来,关于进一步改革消费税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的《消费税暂行条例》最后一次修订是在2008年,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例如,针对高档甚至奢侈消费品的税目不够,大量奢侈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私人飞机、马术、高档会所娱乐休闲等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消费税改革会带来什么影响
分析师认为,消费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地方财政资源,以及引导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加上化解地方债务压力,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财源。
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贾东旭在研报中指出,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地方政府主力税种已经缺失。2023年,地方税种中最大的土地增值税仅占地方税收的8.3%。再加上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如何弥补地方财政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贾东旭表示,消费税改革早在2019年就已布局,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度强调,最近则在2024年预算草案中明确要求“推出”。消费税改革不仅有助于增加税源和弥补地方财政,还能激励地方发展消费。
虽然消费税未被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但不少分析师依然认为,今年消费税有望进入试点改革阶段,也有可能在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上被提及。国泰君安认为,消费税的改革方向已经是“明牌”,主要是扩大征税范围,以及后移征税环节,并在此过程中伴随税率的相应调整。
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假设烟、酒和其他分类的消费税,中央和地方各分成50%;成品油因为主要是大型央企进行生产和销售,假设中央和地方分成比例为8:2;小汽车由于实名制登记以及地方需要提供相应基础设施的配套,假设地方分成比例为100%,在以上分配比例的假设基础上,采用2023年消费税基数测算,预计地方税收增加超过7000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收入约6个百分点。
除了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外,消费税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将征税环节从生产端后移至消费端。这一调整从长远来看,可起到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研究员聂天奇指出,将消费税的征税环节从生产方转移到批发商或零售商,意味着消费税的税收收入将更加贴近消费地,这一调整对于地方政府的收入激励机制或许会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将消费税的税源归属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消费税纳税地也将在内部出现结构性调整,继而对各地消费产生正向激励作用。
国泰君安则认为,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客观上可能会小幅增加税负,但预计规模不超过2000亿元。在税负加大的同时,这一改革的积极意义是建立了地方通过减少一些消费场景制约(如尾号限行、汽车限购等)来鼓励消费的机制。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些商品的消费税税率降低,可能会带来价格的下降,从而使消费者受益。对于企业来说,消费税改革可能会促使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将从改革中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
不过,当前的环境与以往几次改革有所不同。去年以来,市场对于消费的预期逐渐下降,同时个人所得税的增速也在逐步减缓。在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同时下滑的背景之下,消费税改革将带来何种影响,仍需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