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PI迎来11年首次下跌 为什么说“通缩”不会来?
2020/12/16
时隔11年,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掉入负值区间。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这是2009年10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CPI由正转负是何原因?是否意味着当前经济处于通缩状态?在货币政策出现退出迹象时,对市场有何影响?货币政策是否会因此转向宽松?
CPI、PPI同时出现负增长
Part 01
所谓CPI,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民众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和年初5.4%的高点相比,今年以来,CPI不断下行,相继跌破“3%”、“2%”、“1%”关口。破“0”出现负值,更是创下多年新低,这让很多人倍感意外。
无独有偶,11月份,代表工业价格,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关联的PPI也同比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数据显示,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
普遍而言,如果CPI、PPI同时出现负增长,经济就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通过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到CPI不断下降,这也意味着钱更值钱了。看似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其实不然,相比于通胀,通缩往往更为危险。通缩,是经济学上通货紧缩的简称,它和通货膨胀正好相反,是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通缩一旦持续,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资产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时代”?
Part 02
11月,CPI、PPI同比双双掉入负值区间,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通缩时代?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本月CPI同比增速滑落至负增长区间,但据此判断经济陷入通缩缺乏依据。
诸建芳12月10日发布报告指出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和服务业CPI同比仍保持稳定,因此CPI掉入负值区间并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的走弱。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本月核心CPI同比增长0.5%,已经连续5个月持平于这一增速,说明疫情冲击后的有效需求仍然较为平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供需逐渐改善,PPI修复趋势日渐明朗,有助于改善企业利润,提振市场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有效需求。因此,我国不存在通货紧缩基础,CPI负增长主要是基数效应叠加食品价格回落所致,不宜过度解读。
简单来说,CPI与任何经济指标一样,本身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正如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指出的那样,传统的通胀度量现在面临一些不足和挑战,比如较少包含资产价格会带来(数据)失真。目前中国CPI仍然受食品价格变动主导,但事实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的占比得到了大幅提升,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现有CPI指标并没有很好地反映这些变化,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感觉到“CPI明明跌了,物价反而在涨”的原因所在。
所以说,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更能够反映经济真实需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在11月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通缩风险远比CPI数据看起来要小。
货币政策会因此变化吗?
Part 03
一般来说,CPI负增长,意味着降息通道的开启。那么,央行会因为CPI、PPI负增长,再次步入大降息之路吗?目前看来并无这个趋势。
央行三季度报告已经明确:要稳杠杆也要防风险,且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初步估计全年CPI涨幅均值将处于合理区间。中长期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中信诸建芳预测
未来核心CPI和非食品CPI仍将如同11月的表现,反映出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趋势。他认为,即使整体通胀水平较低,但其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言,认为通胀走低背后的逻辑与2019年通胀走高基本一致,即由于食品端供给的影响,并非需求疲弱,因此货币政策对此作出调整的可能性较低。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临近年末,跨年资金需求旺盛,预计央行将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逆回购+MLF”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应。
总体来看,目前CPI已经不能看作货币政策的最重要变量,当前经济复苏情况和央行对货币政策未来空间的考虑,都将导致货币政策的加速回归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