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国际金价高位“跳水”后的市场博弈
2025/04/09
4月以来,国际黄金市场经历了一轮剧烈波动。伦敦金现价格在4月3日一度飙升至3167.74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但随后迅速回落,截至4月4日收盘已跌至3037.31美元/盎司,单日跌幅达2.47%,盘中最大跌幅甚至超过3%。COMEX黄金期货价格同样从3200美元/盎司的高位回落至3056.1美元/盎司,周度跌幅达1.87%。市场的剧烈震荡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
首先,全球股市暴跌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成为直接导火索。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美股主要指数大幅下跌。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进入熊市(即从高点下跌超20%),道琼斯工业指数重挫5.50%,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3%-6%。投资者为弥补股市亏损,被迫抛售黄金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导致黄金价格短期承压。这一现象与2020年3月“股债双杀”时的情景相似,显示出黄金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可能暂时脱离避险属性,成为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其次,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反复加剧了市场波动。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4日表示,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放缓经济增长,但他同时强调“调整货币政策为时过早”。尽管美联储在2024年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但近期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市场对美联储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预期降温。美元指数从低位反弹,抑制了以美元计价的黄金需求。
再者,技术面的获利回吐压力也不容忽视。金价在3月突破3000美元后,市场积累了大量多头头寸。4月1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在盘中一度飙升至3177美元/盎司,但随后多头迅速了结,单日跌幅超过100美元。这种“急涨急跌”的走势反映出市场情绪的脆弱性,尤其是在缺乏新的利多因素支撑时,技术性调整成为必然。
主题基金高溢价与流动性风险并存
金价的剧烈波动直接冲击了黄金主题基金的表现。以国内黄金ETF为例,4月4日,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LOF)、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LOF)等多只产品发布溢价风险提示,部分基金二级市场溢价率超过20%。这种现象与2024年3月黄金ETF因挤仓导致溢价率飙升的情景如出一辙,但此次市场反应更为剧烈。
基金净值与二级市场价格的背离成为核心矛盾。部分基金因跟踪误差或流动性问题,未能完全反映黄金现货价格的真实波动。例如,嘉实黄金基金(LOF)在4月初的二级市场价格涨幅远超其净值增长,导致溢价率突破20%。这种高溢价源于投资者对黄金短期走势的过度乐观,但基金净值的滞后性导致套利空间迅速收窄。当金价暴跌时,溢价率快速回落,投资者可能面临“双重损失”——既承受金价下跌的冲击,又需消化溢价率收缩的风险。
资金流动的结构性分化也值得关注。尽管金价短期回调,但黄金ETF整体仍呈现资金净流入。截至4月7日早间,黄金ETF基金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6.35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1.89亿元,日均净流入达3.65亿元。份额方面,黄金ETF基金最新份额达30.52亿份,创近1年新高。这表明长期投资者仍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而短期波动主要由投机性资金主导。这种分化可能加剧市场的“多空博弈”,进一步放大基金净值的波动性。
“对等关税”落地,短期冲击与长期支撑的博弈
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欧盟等60个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中国商品面临34%的关税税率,并对欧盟、日本、韩国等20个经济体加征17%-49%的差异化附加关税。这一政策的落地将从供需两端重塑黄金市场格局。
短期来看,关税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一方面,关税推高商品价格,可能延缓通胀回落进程,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从而支撑美元、压制金价。例如,美国对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加征34%关税,可能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上涨,推高核心PCE通胀。另一方面,关税引发的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刺激避险需求,推动黄金价格反弹。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黄金价格在关税清单公布后短期上涨5%-8%。当前市场已部分消化关税预期,但政策细节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引发波动。
中长期而言,关税将强化黄金的“抗通胀”与“避险”双重属性。首先,关税导致的供应链重构将增加企业成本,推动全球通胀中枢上移。根据高盛测算,全面关税可能使美国核心通胀上升0.5-1个百分点,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行,利好黄金。其次,逆全球化趋势削弱美元信用,央行购金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81吨,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结 语
2025年的黄金市场将在“滞胀”预期、地缘冲突与货币政策博弈中寻找新的平衡。短期的“跳水”与“高溢价”只是市场情绪的表象,长期来看,黄金的货币属性与战略价值将在信用体系重构中持续凸显。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波动中坚守配置逻辑,或许比追逐短期收益更为重要。正如高盛所言:“黄金是穿越时空的硬通货,每一次回调都是长期布局的契机”。